对于汉宣帝刘病已的登基,现在不少人将其评价为天道轮回,卫太子一脉终获法统。实际上刘病已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不仅是因撇清了与卫太子的关系,甚至把自己的亲爹都给牺牲了。
公元前76年6月2日,汉昭帝刘弗陵无嗣而崩。在朝廷商议嗣皇帝人选时,刘病已并未进入诸臣的法眼。当时绝大部分朝臣推荐的是广陵王刘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
刘胥是刘弗陵的异母兄、汉武帝的第四子。从血脉上说,是当时在世宗亲里与武帝、昭帝血缘最近的人。而且从法理传统上,他承继汉昭帝的皇位也没啥问题,比如汉文帝刘恒的皇位就承袭于他的哥哥汉惠帝刘盈。
但实际把控汉廷权柄的大将军霍光不喜欢刘胥。
首先,刘胥人品能力有亏。他成年后“好倡乐逸游”,热衷于斗武游猎,汉武帝就不喜欢这个儿子。除此之外,他比汉武更热衷于巫蛊之术。家族深受巫蛊之祸的霍光,自然不会对他有好印象。
展开剩余82%其次,霍光的权力来源于汉武帝的遗命 -- 辅佐少主刘弗陵。如果让刘胥以兄承继其弟的皇位,那么汉朝的帝王世系将发生改变,更重要的是霍光得“赋闲”了,霍光愿意回家养老么?
孝昭皇帝早弃天下,亡嗣,臣敞等议,礼曰“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后,遣宗正、大鸿胪、光禄大夫奉节使征昌邑王典丧。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最终在霍光的主持下,汉廷选择为汉昭帝继嗣,将昌邑王刘贺(武帝第五子刘髆的儿子)推上了皇位。只是刘贺的表现激怒了霍光,仅当二十七天皇帝,就被他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废黜。
注:不少人觉得刘贺27天干1112件荒唐事不合常理,乃霍光诬陷,其实是对史料的误传。原本是指责他违制下达1112道诏令,这些诏令绝大部分都是向各郡国传达的重复命令。
刘贺被废黜后,在讨论嗣君人选时刘病已仍然不是首选,有继续推荐广陵王刘胥的、有推荐燕王刘旦(被昭帝申斥后自杀谢罪)子嗣的,是刘病已身上的血脉不够浓么?
现在说起刘病已的身世,往往列出一长溜,汉武帝曾孙、卫太子孙、史皇孙之子 …… 而在当时介绍刘病已很简单 -- 罪人之后,这个“罪人”就是指汉武帝的嫡长子、卫太子刘据。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虽然将涉及诬陷、谋害卫太子的人逐一灭族并建了思子宫。但这样做的目的跟他发布“轮台罪己诏”一样,危机公关和装裱自己,并不是原谅、赦免卫太子一系。
因为刘据“子弄父兵”是事实,不请君命就起兵谋事也是事实。只要汉武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比如他可以说自己被奸佞欺瞒,太子和皇后是清君侧),刘据的行为就是犯了不孝、谋逆等十恶之罪。
事后汉武不仅未给刘据一家任何一个人平反,连刘据唯一存世血脉也不打算放过。他下令将不足半岁的刘病已囚于长安官狱,如果不是廷尉监邴吉怜其遭遇命人看养,他能在牢里苟活几天?
这还没完,四年后术士告诉汉武他病重的原因是“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汉武真不知道他还有个曾孙关在狱中?但他没有任何犹豫,派人杀尽长安二十六官员的囚犯。不是邴吉以命相抗,刘病已能留给我们的至多也就一句,“五岁而亡于狱”。
武帝将崩时良心再现,命将正四处乞食的刘病已收入掖庭(宫女居所)抚养。汉昭帝登基后,刘病已才得以属籍宗正,正式成为刘氏皇族的一员。但无爵无禄,等若宗庶人。
除此之外一切照旧,他的祖父、曾祖母(卫子夫)仍是罪人,他也仍为“罪人之后”,自然没资格承袭汉统了。
为了让自己继续拥有辅政的法理依据,也为了让刘病已合理继位。霍光决定继续给汉昭帝继嗣,只是这次就有些尴尬了。
首先,从辈分来说,刘病已是汉昭帝的侄孙。如果直接过继当儿子,就乱了汉家的伦常。那么刘病已能不能和他父亲刘进一起过继到昭帝名下呢?先不说霍光是不是同意,祖制传统也没有把死人过继给别人作儿子的先例。
因此霍光在走流程奏请上官太后(昭帝皇后)同意时,就用了个模糊说法“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从宗法上来说,刘病已自己一个人过继到昭帝名下为孙,换句话说刘病已登基之后就没爹了。
汉宣帝登基的第二年,有意为自己的祖父刘据平反。但汉武帝这座大山不是他想翻就能翻的,最终宣帝只能以追谥刘据为“戾太子”(原祖母史良娣追谥为“戾后”)这种方式,来肯定他的身份和部分抹去他的冤屈,“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
同时宣帝下令改葬自己的曾祖母卫子夫(自尽后被武帝以庶人之礼埋于长安城南)。同样因为汉武帝这座山,他也不能直接恢复卫子夫的皇后名号,而是追谥为“思后”。对于自己的生父刘进、生母王翁须,宣帝令“比诸侯王国”之礼改葬并谥为“悼”,但尊号不能上,“爹”更不能认。
元康元年,将霍光一族尽灭并大权在握的宣帝,仍然无法推翻汉武这座大山,所以“戾太子”的案,他还是不能翻。但是赦免并加尊自己的生父,已经没有问题了。很快就有人上奏,“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
从善如流的宣帝在当年五月,正式昭告天下他的父亲是刘进,为其上尊号“皇考”(古时“生曰父,死曰考”)并立皇考庙。由于无法重建帝陵,所以“益奉园民满千六百家,以为奉明县”作为补偿。
但是到了他的曾孙汉平帝这一辈,又出了问题。
臣愚以为皇考庙本不当立,累世奉之,非是 … 谨与大司徒晏等百四十七人议,皆曰孝宣皇帝以兄孙继统为孝昭皇帝后,以数,故孝元世以孝宣皇帝及皇考庙亲未尽,不毁。此两统贰父,违于礼制。案义奏亲谥曰‘悼’,裁置奉邑,皆应经义。相奏悼园称‘皇考’,立庙,益民为县,违离祖统,乖缪本义 …… 《汉书·韦贤传》大司马王莽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以及进一步掌控汉廷的权柄,针对宣帝的亲属搞起了“议礼”。他指出宣帝早已过继到昭帝一脉,如果称刘进为皇考并立皇考庙,那大汉岂不是有两“父”。
最终在王莽的主持下,汉元帝和汉廷罢黜了刘进的“皇考”尊号并毁皇考庙,此后再也没有恢复,相当于汉宣帝又没有爹了。
发布于:上海市广源优配-广源优配官网-十大配资公司排名-线上股票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