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湖北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卖鱼的汉子正弯着腰,辛苦地干着每天的活儿。就在这时,一个同乡乐呵呵地捧着张报纸跑了过来,指着上面的一位副司令员说:“瞧瞧,你儿子王尚荣在青海当了大官啦!”
这位老爷子真的是副司令的爸爸吗?那他的儿子到底是哪位呢?
孩子他爸当上了个大领导
王光尧是湖北石首人,一生都在卖鱼,用这营生养活全家老小,勤勤恳恳忙了一辈子。
新中国成立后,打了几十年的仗终于停歇,王光尧这下总算能过上稍微安心点的日子,不必再整天心惊胆战的。
每当夜深人静,王光尧总会想起自己的儿子,那个小小年纪就离开家乡,扛着枪跟红军一起抗日的小家伙。
转眼间十八年一晃而过,自那天起,儿子王尚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没回过家。
老婆因为想孩子,天天都哭,王光尧试着给部队写了好几封信,可因为不知道孩子到底在哪里,这些信最后都像扔进大海的石头,一点回音都没有。
在那个打仗不断的岁月里,一走上当兵的路,基本上就是把命豁出去了,快20年了,一封家书都没收到,娃儿怕是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了吧。
王光尧心里明白,儿子很可能已经不在了,可心里还是忍不住抱着一丝微弱的念头,尽管这希望小得像针尖一样。
1949年的某一天,镇子里忽然冒出个乐颠颠的人,手里攥着张报纸,一路飞奔就往王光尧家赶。
王叔,你知道吗?你儿子王尚荣现在在青海可是个大人物,当了大官咯!
说着,他把报纸上的照片拿到王光尧跟前,“瞧瞧,这位副司令,可是青海的大人物呢!您儿子不正是叫王尚荣嘛?说来也巧,这位王副司令跟咱们石首县还是老乡呢!”
听到这话,王光尧心里猛地一颤,他哆嗦着手接过报纸,紧盯着照片上的人看。那人看上去也就三十多岁,眉眼间似乎有点面熟。
要是儿子还活着,现在应该也是这么大,模样也挺像,王光尧心里有点激动,但更多的是觉得难以置信。
哎,王尚荣?不对不对,我记得我家小子叫王尚寅啊。可说来也怪,虽说名字对不上号,但这照片上的人,简直跟我孩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王光尧现在可犯难了,他心心念念想了孩子十八年,眼下孩子就在眼前,可却像是天边云一样摸不着,万一认错了,那多丢人啊。
送报纸的那位见王光尧挺为难,瞧出他心里没底,就建议说,要不咱们给青海那边发个信问问?
王光尧琢磨了一会儿,点头答应了。他心里没底,不知道能不能收到回音,但还是带着既期待又紧张的心情,给青海的家里寄去了一封信。
分开了整整十八年
1949年的时候,湖北石首卖鱼的王光尧,在分别了十八年之后,竟然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儿子王尚寅的消息。当年那个小伙子,现在已经是手握大权的副司令了。王光尧惊讶得不敢相信,心里直嘀咕,王尚寅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呢?
王光尧寄出信后,起初心里还盼着回音,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信却石沉大海,他的那份期待也就慢慢消失了。
正当他心灰意冷,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没想到,惊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降临了。
王光尧有个儿子叫王尚荣,他本来叫王尚寅,但为了革命,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尚荣。这十几年来,他一直在祖国各地奔波,因为革命还没胜利,所以他一直顾不上考虑自己的个人感情问题。
王尚荣诞生那会儿,中国正处在贫穷落后的时期,家里头就靠老爸卖鱼来维持生计,生活过得挺不容易的。
王尚荣15岁那年,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诞生了,他加入了工人学徒的大集体,成了一名童子军。到了1931年,王尚荣跟着队伍离开了老家,踏上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军旅之路。
这十八年,王尚荣东奔西跑,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忙得连给家里写封信的功夫都没有。慢慢地,王光尧心里越来越没底,总觉得儿子可能已经在战场上不在了。
王尚荣在战场上正准备攻打马家军时,收到了父亲的信。他心里挺激动,但战事紧迫,没顾上立刻回信。
收到儿子来信的王光尧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信里儿子讲明了现状,还说到因为正在打仗,没法回家。王光尧实在等不及了,心里琢磨着得亲自去青海看看儿子。
当王光尧急匆匆赶到青海,发现王尚荣正忙着指挥战斗。好久不见的父亲突然出现,两人激动得抱头痛哭起来。
可战场上情况紧急,王尚荣没顾得上和父亲团聚的高兴劲儿,就又奔向了战火硝烟,打算等仗打完了再回家看望父亲。
穿着华丽衣裳回到老家炫耀。
1949年,有个鱼贩子王光尧,人家拿着报纸找上门来说:“嘿,你儿子王尚荣在青海当了大官啦!”不知道等王尚荣将军风光回家那会儿,王光尧心里会是啥滋味呢?
打败马家军后,王尚荣有了进军校深造的机会,为了不浪费党和组织给他的好机会,王尚荣立刻着手准备前往南京的事宜。
那时候,贺龙元帅了解到王尚荣刚和家人相认,老家有爹娘和亲人在盼着他回去,于是就批准了王尚荣休假,让他找个机会回家团聚团聚。
湖北石首县热闹起来了,听说有位司令员要回老家,乡亲们都觉得脸上有光。当地政府也忙活起来,动员大家准备迎接仪式。
这就算是荣耀归乡了吧,望着乡亲们热情的笑脸,王尚荣感到这些年冒着生命危险拼搏的日子,都挺有意义的。
王尚荣回到老家,一看那破破烂烂的小屋,这么多年都没变过样,再瞅瞅爸妈,头发都全白了,他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感觉特别对不起二老。
妈妈走上前,望着好久不见的孩子,心里有好多话想说,可就是堵在嗓子眼儿里说不出来,这让王尚荣也差点儿掉眼泪。
这些年来,王尚荣一直在战场上打拼,多次受伤,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就连其中一次,还是远在家乡的老母亲千里迢迢赶来救了他。
小时候离家那会儿,老妈因为放心不下,硬是从家里不多的银元中拿出两块塞给了我。王尚荣呢,他宝贝得很,一直没舍得花,把这两块银元当成了宝贝收藏着。
平时就把它缝在衣服口袋里,走到哪里都带着。瓦屋场战斗那会儿,王尚荣他们队的队长贺炳炎受了重伤,晕了过去。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王尚荣站出来指挥,自己冲在最前面,勇敢地打敌人。
突然间,王尚荣的腰不幸被子弹打中,可他根本顾不上自己的疼痛,还是坚持指挥着队伍往前冲。
医疗队急匆匆地赶到,他们迅速掀开王尚荣的衣服查看,发现子弹被银元挡住了,虽然嵌进了肉里,但因为银元挡了一下,没穿透肚子,只是表皮受了点伤。
在离开家的时候,母亲塞给自己的那两块银元,简直就是王尚荣的救星,他心里充满了感激,时刻都想着母亲。
王尚荣以前就受过伤,而且他并不是每次都能这么走运。在抗战的一次激战中,王尚荣冲在最前面,敌人拼死抵抗,结果他不小心被一颗子弹打穿了肺。
王尚荣肺部受了重伤,这伤非常严重,再加上八路军那时候药品紧缺,他好几次都在生死边缘挣扎。
他神志不清了,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嘀咕着什么。旁边的战友凑近一听,这位平时英勇无比的将军,此刻竟在喊着妈妈。
妈,我到家啦,您看您这头发,咋全白了呢?
之后,王尚荣挺过了难关,又回到了战斗的行列。他心里其实挺想家,也挺想和爸妈联系的,但革命工作离不开他,他只能先把个人的事放一边,顾全大局。
十八年没见,妈妈的头发已经全白了。王尚荣喉咙哽咽,说不出话来,好在现在他终于回家了,能让爸妈的日子稍微宽松点。
王尚荣在家里呆了数日,好好体验了一番亲情的温暖。可新中国的边境还不太平,没过多久,王尚荣便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九年之后,王尚荣终于再次回家,可这时他再也见不到父亲,只能去坟头哀悼。当时他正在西藏平定叛乱,得知老爸走了的消息,却也身不由己,没法赶回家。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有不少像王尚荣那样为了国家牺牲小家的英雄。王尚荣将军还算好的,至少还有机会回老家看看。王光尧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外面为国家立功,走的时候心里头是满意的。
可是,好多英雄或许真的在战场上牺牲了,他们没能等到天亮,家人也再没收到过他们的消息。但正是这些无名英雄,帮新中国挺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迎来了新生。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广源优配-广源优配官网-十大配资公司排名-线上股票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