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一行23人莅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两岸血脉相依,助力爱心飞扬”为主题开展公益慈善交流活动。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国际事务部部长王长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静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魏悦陪同参与交流。这场跨越海峡的生命对话,通过参观院史展、静观(正念)癌症工作坊、儿科病房关爱等环节,将“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理念深刻植入每一位参与者心中。
欢迎仪式在住院一部五层学术报告厅举行,由护理部主任刘俐惠主持。张骞院长代表全院职工热烈欢迎台湾同胞,向周大观基金会、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静观专业委员会等公益伙伴致以最高的敬意。他指出,此次慈善交流活动不仅是公益接力,更是生命力量的对话,台湾肿瘤康复者诠释“热爱生命”真谛,传递超越病痛的希望,其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信念与我院“敬业乐群、慈爱济人”的院训精神同频共振,彰显了中华民族骨肉亲情。
随后,周大观文教基金会周进华董事长发言,深感此次访问意义深远,不仅促进了两岸在生命关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让更多的肿瘤患者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与光明。他分享了基金会在两岸各地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在欢迎仪式上,双方互赠礼物,并就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探讨。张骞院长表示,北京世纪坛医院愿与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生命关怀事业的发展,为更多肿瘤患者带去关爱与希望。希望双方在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同提升两岸在生命关怀领域的整体水平。
合影留念后,代表团沿着住院一部五层院史文化廊进行参观,通过珍贵的史料与影像资料,深入了解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发展轨迹。代表团成员们被一幅幅历史照片和实物展品深深吸引,它们生动展现了世纪坛医院从建院初期至今的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对北京世纪坛医院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对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赞叹。
参观结束后,静观(正念)癌症工作坊在会议室举行,北京世纪坛医院护士长耿海梅带领两岸嘉宾体验了专为肿瘤患者设计的静观练习。周大观文教基金会成员表示:“这种身心整合的照护方式,能为患者带来切实的力量,静观练习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身心的压力,还能让他们在面对疾病时更加坚强和乐观。”周上观先生还分享了自己在参与类似活动时的心得体会,表达了对这种照护方式的认同和赞赏。
周大观文教基金会的台湾青年用陶笛等乐器演奏乐曲,旋律悠扬,情感真挚,为在场的每一个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乐曲不仅展现了台湾青年的才艺,更传递了他们对于生命、对于爱的理解和追求。
随后,代表团前往儿科病区,向住院儿童赠送《我还有一只脚》诗集及爱心礼物。基金会成员们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诗集中的故事,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病房里充满了温暖与希望,这一刻,爱与关怀在每个人心中流淌。
周进华董事长表示,基金会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两岸在生命关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带去希望和温暖。生命是宝贵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关爱,尤其是在面对疾病和困难时,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两岸同胞的交流与情谊,更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张骞院长表示,愿两岸医者与公益人同心携手,共筑全生命周期健康防线,与周大观文教基金会等公益伙伴携手共进,为肿瘤患者和全社会带来更多的关爱与希望,让爱永不停飞。
背景介绍:
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于1997年成立,旨在延续抗癌小诗人周大观遗志。28年来,该基金会致力于推动全球热爱生命运动,累计服务35万余名弱势癌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正念团队专注于身心整合照护工作,自2019年起,深入开展正念疗愈护理门诊工作,为肿瘤患者提供“临床-家庭-居家”三级支持。2022年成立正念社团,服务医院职工,为医护人员缓解压力、赋能助力,正念兴趣班助力护理实习生成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人文”服务模式,构建起覆盖肿瘤患者、医护人员及护理实习生的完整服务体系,举办包括正念亲子、助眠、正念觉茶、饮食减重等13期专项活动,累计超过1000人次参与,累计98人完成正念疗法相关课程的系统培训,覆盖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等科室。
来源:护理部
作者:常文静
荐稿:刘俐惠
摄影:张文康
排版:李春慧
责编:李春慧 范晓 张洁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
广源优配-广源优配官网-十大配资公司排名-线上股票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