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刷到那条重庆街拍,我真愣了几秒。画面里走出来的女人,纤细得像被风一吹就要散开,脸颊线条锐利得吓人。那是谁?有人在评论里喊:“蒋欣?”我还不信,反复对着放大看,眉眼、下颌、走路的小习惯,没错,就是她。可印象里的她,圆润、笑起来有肉感,跟眼前这个几乎瘦到脱相的身影,完全不在一个次元。
我琢磨着,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夏夜的重庆街头人声鼎沸,烧烤香气混着雨后湿气,她在人群里走得飞快,一件黑色修身连衣裙,腰线收得狠,肩胛骨清晰到发光,手机灯光闪了一下,映出那双眼,疲倦又倔强。
有人说,女演员到中年就像走钢丝。要么被角色吞掉,要么拼命想留下身形。可这瘦得让人心疼啊。
印象里她是《欢乐颂》里那位落落大方的樊胜美,是《甄嬛传》里那位狠辣又柔情的华妃,曾经红毯上气场两米八,哪怕被镜头怼着拍,也不怕多几斤肉。她一直挺真实的,一个不刻意迎合“纸片人”审美的女演员,怎么就悄无声息地,瘦成了另一种样子?
有人在旁边议论,“是不是新戏要演苦情角色?”,也有人说,“她本来就易胖易瘦,调控很快。”可那一刻我却想起几年前的她,在采访里还半开玩笑地说:“我喜欢吃火锅,重庆的火锅尤其好,谁让我生在这儿。”那时候她眉眼弯弯,脸颊有肉,声音里带着爽朗。
走到路口,红灯亮起,她停下脚步,低头看手机。路边年轻女孩认出了她,小声喊了句“蒋欣姐”,她抬头笑了下,眼底还是那熟悉的光,但瘦削的下巴让那笑显得脆。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点想别过头。
娱乐圈的风浪,我外行,不好说太满。但身为观众,我真心希望她不必为体重而战到这种地步。可偏偏现实残忍,镜头像放大镜,一旦脸上多了岁月痕迹,就有人开始苛刻点评。于是,一个曾经说着“爱吃火锅”的人,可能硬生生把自己管成了模特线条。
这事儿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演员的身体,到底属于自己,还是属于角色、属于市场?如果有一天,她突然胖回来,会不会又被放大嘲讽?而如果继续这样消瘦下去,她还能撑多久?
风吹过,重庆的夜灯闪烁,她重新迈开步子,走进人群里,背影单薄得让人心口发闷。或许她在追求某种极致,或许她只是在配合一部戏的需要,但屏幕前的我们,能不能多一点宽容?
毕竟,一个演员的价值,从来不该只由体重来衡量。她的眼神、她演绎出的那些喜怒哀乐,才是让我们记住她的理由。只是,当镜头外的她,变成了那样一副清瘦模样,我还是忍不住自问:这种极端变化,真值得吗?你怎么看?
广源优配-广源优配官网-十大配资公司排名-线上股票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